首 页 >>
理论与实践 >> 《近体诗的起、承、转、合》上姚连弟整理
《近体诗的起、承、转、合》上姚连弟整理

 

《近体诗的起、承、转、合》姚连弟整理

一、近体诗起承转合的关系

古人作诗,讲究章法、结构的严谨和法度,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。了解这种章法技巧,有利于我们写诗作文,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结构内容的理解。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,特别讲求格律章法,所以,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、鉴赏近体诗,不可不讲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。

古典诗词中,律诗是以“联”、绝句和词是以“句”、古体诗是以“偶句”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。

南宋中国诗话集《苕溪渔隐丛话》中说:“凡作诗词,要当如常山之蛇,救首救尾,不可偏也。” “善救首尾”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;所谓“长篇须曲折三致意”(·邹祗谟《远志斋词衷》)、“一步一态,一态一变”即“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,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”(清.沈谦《填词杂说》),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;“收句非绕回即宕开,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”(清.刘熙载《词概》),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。如果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,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,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,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“透过一层”的领悟。

所谓“起承转合”,一般认为是这样的:

起:破题开启全篇,往往有统领全诗、奠定基调、渲染气氛、铺垫意境的作用。

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,有“凤头”之说。大凡经典之作,无不在如何经营“凤头”上煞费苦心,以求收先声夺人或“意在笔先”之效。

承:紧承起句,是对起句的延续、深化、补充或具体阐释。

律诗中的颔联对上一联,或绝句中的第二句对上一句作进一步的表述,使读者有“且听下回分解”的感觉。“承”不仅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功用,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得后面的“体物写志”更有根基,所以“承”决不可轻忽。

转: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(由事及理、由景及情、由物及人)。

“转”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、绝句中的第三句、词和曲中的“过片”而言。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、摇曳多姿之感,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,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,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“转”上,无不绞尽脑汁,以求收“振人魂魄”之功。

结构和内容的转换,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、由景及情、由情及景、由事及理、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,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,要求开拓新意。

比如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:
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——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
这首诗为山水名篇,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。前两联写景: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,夜晚降临,空气凉爽,仿佛已经到了秋天。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,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。

第三联(颈联)“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”。则转向写人物活动: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,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。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,让山林不再死寂,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。

诗境要开阔,意蕴要深厚,转句就必须合理、恰当。特别是在绝句中,一首诗的优劣,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。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:

一上一上又一上,一上上到高山上。

举头红日白云低,四海五湖皆一望。——明.唐寅《登高》

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,然而第三句一转,写登高远眺之景,诗歌顿时境界开阔,诗味十足。

合:所谓“合”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,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,点出主旨的作用。它既可浑圆章法,更是作者“感发意志”“体物写情”(南朝..刘勰《文心雕龙》) “神光所聚”(清.刘熙载《艺概》)的“诗眼”和“词眼”所在。

在律诗中,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,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。比如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尾联“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”大意是“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,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”。潜台词是: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,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,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。一二联写景,第三联写人: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。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,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: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。这就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,点明了诗歌的主旨。

在绝句中,合句即第四句“结句”,是承接第三句,又或隐或露地照应前边一二句。往往是诗的最精彩处,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。结句一好,全诗尽活,顿然生辉。结句应如撞钟,馀音袅袅。结句讲求“语绝而意不绝”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在内容上,转和合往往是一承而下,紧紧相连。比如李绅的《悯农》: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——唐.李绅《悯农》

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,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,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,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、深刻且真实。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。后两句即为转合,以议论结尾,点明“悯农”主旨。

二、近体诗的起承转合的方法

“起”的方式很多,有明起、暗起、陪起、反起、逆起、单起、对起等;或以景起,或以事起,或直抒胸意,或比兴寄托。基本可分为两大类:一是开门见山、当头棒喝;一种是迂回入题、托物起兴。无论哪种“起”法,都禁忌平淡乏味,力求笔势突兀,句法挺拔,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,古人谓之“突起”。如杜审言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:

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。

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。

淑气催黄鸟,晴光转绿蘋。

忽闻歌古调,归思欲沾巾。——唐. 杜审言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

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。江南早春天气,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,本是赏心乐事,但诗人虽信美而非吾土(东汉.王粲《登楼赋》),不如归去。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,惊新而不快,赏心而不乐,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,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,甚至于伤感,有满腹牢骚在言外。

首联“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”,“独”字当头,“偏”字相衬,如平地高岗,句式突兀,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,点出作者处处“惊新”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。

李白《行路难三首》(其二)中的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”如朔风逼面、铁骑突出,将作者悲愤焦灼之情、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。用青天来形容大道的宽阔,照说这样的大道是易于行路的,但紧接着却是“我独不得出”,就让人感到这里面有许多潜台词。这样,这个警句的开头就引起了人们对下文的注意。

以上所讲,都是开门见山的“起”例。

但是,中国古典诗歌的“言志”“缘情”传统、含蓄蕴藉、怨而不怒的诗教,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“起”式更为普遍。如张九龄《感遇十二首》(其一):

兰叶春葳蕤,桂华秋皎洁。

欣欣此生意,自尔为佳节。

谁知林栖者,闻风坐相悦。

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——.张九龄《感遇十二首》(其一)

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《感遇》诗十二首,朴素遒劲,寄慨遥深。此为第一首。

诗一开始,用整齐的偶句,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──春兰与秋桂。兰用葳蕤来形容,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,“葳蕤”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,具有无限的生机。桂用皎洁来形容,桂叶深绿,桂花嫩黄,相映之下,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。“皎洁”两字,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。诗以比兴手法,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,不求人知的情感。

再看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:

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——唐. 白居易《暮江吟》

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,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,创造出和谐、宁静的意境,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全诗语言清丽流畅,格调清新,绘影绘色,细致真切,其写景之微妙,历来备受称道。

诗人托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”发自己“露似真珠月似弓”的感受,以及对大自然的喜悦、热爱之情。以上诸例,都深合“起”的要求。

“起”的方式很多,有明起、暗起、陪起、反起、引起、兴起等。

1明起:

所谓明起者,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,毫无一点做作。例如:

虢国夫人承主恩,平明骑马入宫门。

却嫌脂粉污颜色,淡扫娥眉朝至尊。——唐.杜甫《虢国夫人》

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,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。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, 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。

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,嫁给裴家,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。她并非后妃,却承主恩,而且骑马入宫”“朝至尊。自恃美艳,不施脂粉,足见她的轻佻,也可见玄宗的昏庸。

虢国夫人承主恩——第一句开门见山,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,说她得到了皇帝的恩赐,这就是明起。

平明骑马入宫门——承主恩的结果,就是可以骑马入宫,无上的荣耀。

却嫌脂粉污颜色——从骑马入宫的行为,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。

淡扫娥眉朝至尊——合的很简洁,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,嫌脂粉污颜色,那怎么办呢?淡扫娥眉,不用脂粉。朝至尊,接应首句的“承主恩”。而且敢于“淡扫娥眉朝至尊”,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,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。

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,一气呵成。起句直接点题。

2、暗起

暗起者不见题字,而题的本意已经存在了。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,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,尽可能少的产生与主题无关的含义。如唐.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:
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

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——.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

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,问的是什么?没说。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,从而说明问的问题是什么。这就是暗起。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,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,描绘得淋漓尽致。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,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,写寻访不遇,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。全诗遣词通俗清丽,言繁笔简,情深意切,白描无华,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。

3、陪起

先借他种事物,以引出本题来。如,韩翃(洪)《寒食》:

  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
日暮汉宫传腊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——唐.韩翃《寒食》

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,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,清明前两天。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,按风俗家家禁火,只吃现成食物,故名寒食。由于节当暮春,景物宜人,自唐至宋,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。

首句不言“寒食”,而言“春城飞花”,由眼前之景况,而引出题目来,此谓之为陪起。

寒食,是清明的前一天,也是春花灿烂的时候,所以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写出来,其实这个做法应该叫“比”。说明一下,这个春城不是昆明,而是长安,今天的西安。

4反起

反起之法,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,而从反面引出本题。.司空曙的《喜外弟卢纶见宿》:

静夜四无邻,荒居旧业贫。

雨中黄叶树,灯下白头人。

以我独沉久,愧君相见频。

平生自有分,况是霍家亲。——唐.司空曙《喜外弟卢纶见宿》

此诗是作者为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。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:年老独居荒野,近无四邻,孤苦无依,生活贫困。雨中黄叶树,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,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。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,这是写,但喜中仍有悲。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,亲人还来探望,自然喜出望外;但自己的处境不佳,又感到对不起亲人,所以仍感辛酸惭愧。全诗语言朴实,语调低沉悲切,真实感人。

为什么能感觉这里有喜?一个贬官的人,贫困潦倒,还有亲人来频频探望,而不是一个个疏远他,所以作者欢喜。平生自有分,况是霍家亲。”霍家亲:也叫蔡家亲,三国时期的羊祜为蔡邕外孙,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。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,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。

题旨为“喜”,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,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,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“可喜”之事。这个反起,作用在于欲扬先抑。先悲,所以更能突出喜,与题目的结合还是有机的。反其道来托出主题。反起的突出情感作用更大些。

5、引起

论及引起之法,即是不先说题目,而由眼中所见景物,以引出正意。如杜甫《客至》:

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鸥日日来。

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

盘飧(孙)市远无兼味,樽酒家贫只旧醅。

肯与邻翁相对饮,隔篱呼取尽余杯。——唐.杜甫《客至》

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,清丽疏淡,与山水鸥鸟为伍,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;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,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。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,自然浑成,一线相接,把居处景、家常话、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,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。

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,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并引出客至。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,巧妙地作了铺垫。

6、兴起

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,引出题目之本意。与引起不同之处,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,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。以忽然想到的事情作起,即兴而吟,就是所谓的兴起。如唐.李频渡汉江》:

  岭外音书绝,经冬复入春。
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——.李频渡汉江》

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。诗意在写思乡情切,但却正意反说。写愈近家乡,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,担心听到坏的消息,而伤了好的愿望。语极浅近,意颇深邃;描摹心理,熨贴入微;不事造作,自然至美。

题目为《渡汉江》,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,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,以引出题旨,此之谓兴起。

因此说,句为一诗之首句,地位很重要,往往有统帅全诗、奠定基调,渲染气氛、铺垫意境的作用。杜甫《登高》诗: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——唐. 杜甫《登高》

这首诗是五十六岁的杜甫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。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,登高临眺,百感交集。望中所见,激起意中所触;萧瑟的秋江景色,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,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。于是,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《登高》。

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,开篇便以急风、高天、长啸的猿声,清渚、白沙、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,描绘出了一幅萧瑟、肃杀的三峡秋景图,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。

从分类讲,除上述起法,还有写诗首先要有题目,要表现的内容无非是情、景、事。所以诗的开头也离不开题目和情、景、事。分别从这几方面分析如下:

1、扣题起,既有扣题词,也有扣题意的。

1)扣题词,如李白《赠孟浩然》:

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

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

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

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——唐. 李白《赠孟浩然》

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,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。诗的风格自然飘逸,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,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。

首联扣题,开门见山,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。一个“爱”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。“风流”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。这一联提纲挈(切)领,总摄全诗。到底如何风流?中间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,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、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,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。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,感情进一步升华。

2)扣题意,如刘禹锡《始闻秋风》

昔看黄菊与君别,今听玄蝉我却回。

五夜飕飀枕前觉,一年颜状镜中来。

马思边草拳毛动,雕眄(免)青云睡眼开。

天地肃清堪开望,为君扶病上高台。——唐. 刘禹锡《始闻秋风》

首联扣题意,采用拟人手法,代秋风设辞,匠心独具地创造了一个生动可感的秋风形象——“我”。去年秋序已尽之时,我们一起观赏黄菊怒放,别情依依;今又值暑尽秋来之际,我们正好共聆寒蝉啼鸣,情意款款。两句没出现“秋风”字样,却句句写“秋风”:一“昔”一“今”,显示时序的匆匆变换;一“别”一“回” ,写出秋风的去而复返;一“看”一“听”,点明二者的心心相印。

2、叙事起,叙事既有一般事件,也有历史史实或传说。

1)一般事件,如王维《观猎》:

风劲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

草枯鹰眼疾,雪尽马蹄轻。

忽过新丰市,还归细柳营。

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——唐. 王维《观猎》

《观猎》全诗,前半写出猎,后半写猎归,其实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,却写得激情洋溢,豪兴遄飞。首联上句“风劲角弓鸣”,风呼,弦鸣。风声与角弓(用动物的角装饰的硬弓)声彼此相应: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;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。劲风中射猎,该具备何等手眼!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。待声势俱足,才推出射猎主角来:“将军猎渭城”。这发端的一笔,胜人处全在突兀,能先声夺人,“直疑高山坠石,不知其来,令人惊绝”(·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)。

2)历史史实,如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:

王濬(郡)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

千寻铁锁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。

人世几回伤往事,山形依旧枕寒流。

今逢四海为家日,故垒萧萧芦荻秋。——唐. 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

此诗怀古伤今。前四句,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,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,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;后四句写西塞山,点出它之所以闻名,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,而今山形依旧,可是人事全非,拓开了诗的主题。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,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,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。诗人巧妙地把史、景、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,使得三者相映相衬,相长相生,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,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。

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,顺江而下,讨伐东吴。诗人便以这件史事落笔,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。益州金陵,相距遥遥,一,表明速度之快。

3)以传说起,如崔颢《黄鹤楼》:
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——唐. 崔颢《黄鹤楼》

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。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;又云蜀汉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。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,借传说落笔,然后生发开去。仙人跨鹤,本属虚无,现以无作有,说它"一去不复返",就有岁月不再、古人不可见之憾;仙去楼空,唯余天际白云,悠悠千载,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。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,气概苍莽,感情真挚。

3、写景起,如杜甫《客至》:

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日日来。

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

市远无兼味,酒家贫只旧

肯与邻翁相对饮,隔篱呼取尽余杯。——唐. 杜甫《客至》

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,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。首联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,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、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。舍南舍北皆春水,把绿水缭绕、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。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。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,给人以江波浩渺、茫茫一片之感。群鸥,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,它们日日到来,点出环境清幽僻静,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。但见,含弦外之音:只有群鸥固然可爱,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,不是也过于单调么!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,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。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,巧妙地作了铺垫。

4、抒情起,如杜审言《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》:

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。

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。

淑气催黄鸟,晴光转绿蘋。

忽闻歌古调,归思欲沾襟。——唐. 杜审言《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》

这是一首和诗,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。江南早春天气,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,本是赏心乐事,但诗人却因为仕途不畅而像王粲登楼那样,虽信美而非吾土,不如归去。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,惊新而不快,赏心而不乐,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,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,甚至于伤感,有满腹牢骚在言外

诗一开头就发感慨,说只有离别家乡、奔走仕途的游子,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。言外即谓,如果在家乡,或是当地人,则习见而不怪。在这“独有”、“偏惊”的强调语气中,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。

承,在绝句中是第二句;在律诗中是第二联,颔联。好的承句一般来说比较少,为什么呢?其中的原因就在于,写绝句,重心在结尾,写律诗,重心相对前移了。

近代.台湾.林正三在《诗学概要》里说到:“诗之承接之法,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,并紧接起句之立意,或写景,或抒情,或引事列证,不可松泛,亦不可肆放,力求一气贯注之妙。”

承句的主要作用在于连贯气脉,承上启下,使诗读来流畅、酣畅。承句的成功与否,就是要看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。也对应了上面的“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”

上面我们说了起句有多种起法,其表现力不一样,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,但有一点是共同的,就是把过度的任务全部交给下句或下联了,这就要求承句对上句的表现做出修正。或者做出补充。

“起”的形态各异,“承”的方式也摇曳多姿。有总接,有分承;有明顺,有暗接。无论那种方法,都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。欧阳修在《笔说·峡州诗说》曾说:“若无下句,则上句何堪;既见下句,则上句颇工。”由此可见“承”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。

如唐.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:
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
万籁此俱寂,惟闻钟磬音。——唐.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

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,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、幽深寂静的境界,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。全诗笔调古朴,层次分明,兴象深微,意境浑融,简洁明净,感染力强,艺术上相当完整,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。

其中的颔联“曲径(竹径)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,“曲径”和“幽处”“禅房”和“花木”紧承首联中的“清晨”“古寺”和“高林”,既显章法的浑圆,又使得“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”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,被欧阳修称为“造意者为难工”之语;

再有前面我们讲过的,杜甫的《登高》: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——唐. 杜甫《登高》

前四句写景,述登高见闻,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,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。首联为局部近景,颔联为整体远景。情景分写,使得诗歌的脉络清晰而又层次分明:第二联(颔联)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中的“无边落木”承首联第一句的“风急天高”,为仰视所见;“不尽长江”承第二句“渚清沙白”,乃俯视所得。无边落木萧萧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,境界更为阔大、旷远,从而使后面“万里悲秋常作客”“潦倒新停浊酒杯”的忧国伤时的感慨更显沉郁,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。由此,作者的颔联在全诗中的作用可见一斑。

总之,“承”不仅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功用,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得后面的“体物写志”更有根基,所以“承”决不可轻忽。

再看白居易的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:
  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——唐. 白居易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
  句为叙事,交代诗人当时境况:羁旅异乡,又逢佳节(冬至是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)句接续句而下,进一步描写佳节思念亲人的情形,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具体可感的诗人形象之中,通过细节的描摹,加深了读者的印象。将地点、时间、场景、心情交代的很清楚。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,用灯前自然引出,而字又将联系起来,抱膝枯坐的陪伴着抱膝枯坐的,显得形影相吊。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。

可见,”“看似写景叙事,实际上皆关乎情。而关注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和主旨的关联,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意。如果起句是暗起,承句就担负说明的作用。如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——唐. 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。王维家居蒲州,在华山之东,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。 第一句用了一个字,两个字,分量下得很足。对亲人的思念,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,都凝聚在这个字里面。异乡为异客,不过说他乡作客,但两个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,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。但这个起句是暗起,只是说明了作者的处境。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,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,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,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──最常见的是佳节”──就很容易爆发出来,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。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进一步说明了心境,与上句的关联很紧密。这种体验,可以说人人都有,但在王维之前,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。而一经诗人道出,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。

由此可知,承句要承的相当紧密,由上句可以联想到下句,而承句要承的贴切,自然。这个理解容易,做起来却很难诗的承接,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,并紧接起句之立意,或写景,或抒情,或引事列证,不可松泛,亦不可肆放,力求一气贯注之妙。